吸音板
吸音板
適用於各種需要吸音的場所,安裝於牆面、天花。
適用場所諸如機房、錄音間、KTV歌唱間、演藝廳、會議廳、辦公室、地下靶場等各種需要吸收反射音波的場所。
作用型式:
利用各種材質的密度、纖維長短、排列方向、多孔性、直徑大小、結構因子、容積彈性及可壓縮等特性,使音波在通過吸音材料間傳遞時,形成摩擦及黏滯性,藉以消耗音波能量,達到吸音的效果。
主要特性:
如岩棉板(外包覆玻璃纖維織布)、礦纖板、玻璃纖維棉板(外包覆防火織布)、鋁發泡板、鍍鋅(鋁)穿孔板、三聚氰胺樹脂成型、木絲纖維板、泡棉及陶瓷等。
吸音板是一種專門用來控制聲音反射與回音的建材,廣泛應用於錄音室、會議室、音樂廳、劇院、辦公空間,甚至家居空間中,以提升聲學品質。若從專業角度來說,吸音板的特性與效能可從以下幾個層面來訴說:
🔊 1. 聲學性能(吸音係數)
吸音板的核心功能是減少聲音反射,以改善室內音場。
測量方式通常使用 NRC(Noise Reduction Coefficient)或αw 值。這些係數反映材料在不同頻率下的吸音能力。
例如:
NRC = 0.8 表示能吸收 80% 的聲波,反射 20%。
🧱 2. 材質與結構
吸音板的效果與其材質密切相關,常見有:
材質類型 | 特性說明 |
---|---|
玻璃棉/岩棉 | 高效吸音,常用於隔牆、天花板內部 |
聚酯纖維板 | 環保、安全、無毒,適合家用或兒童空間 |
穿孔石膏板 | 結構穩固,兼具吸音與隔音 |
木質吸音板 | 表面開孔或槽孔,兼具美觀與功能 |
泡棉類(如 PU、Melamine) | 成本低、施工簡便,常用於錄音室或DIY用途 |
🧪 3. 頻率響應
吸音板針對的頻率範圍會不同,有的對高頻吸收佳,有的可處理中低頻。
例如:
玻璃棉、泡棉類 對高頻效果佳
共振式吸音板(如 Helmholtz resonator) 可針對特定低頻進行吸收
🎨 4. 外觀與設計
吸音板也越來越注重外觀,可搭配室內設計:
各式色彩、圖樣、表面處理(織布、金屬打孔、木紋等)
可做成「裝飾性牆面」與「聲學牆面」結合
🧰 5. 安裝方式
常見安裝形式包括:懸掛、牆面貼附、吊頂嵌入、活動隔板
安裝時須考量空氣間隙、邊緣處理、結構安全等,以達到最佳效果
📐 專業應用範例
錄音室設計:吸音板搭配擴散板,達到「無響室」或「控制室」標準
辦公空間隔音:以吸音板減少開放空間中的聲音干擾,提高語音清晰度
學校、醫院:控制混響時間,提高聽力舒適度與溝通效率
如果你想針對某個使用情境、材料或品牌深入了解,我可以幫你做進一步分析或推薦。